第168节
??已经从陆芸娘口中得知,如今贤郡王府的“蔡骏驰”是其亲兄长,能对上身份的便是蔡母留在前夫家的儿子赵书成。赵书成和“蔡骏驰”年纪上也相仿,二人又同窗三年,必然了解,顶替蔡骏驰这个身份应该也是有这方面考量。 ??然而,若“蔡骏驰”的真名是赵书成,没道理要更名换姓。 ??闻寂雪对“赵书成”这个名字也很陌生。 ??那些查过“蔡骏驰”底细的人,必然也没觉得“赵书成”有什么特别,都没起疑,查到赵书成死亡便撒手不再理会。据秀山村的人说,赵书成是十岁那年掉进河里淹死的。 ??对此,穆清彦存疑。 ??他当然知道真正的赵书成没死,但这个死亡是怎么回事? ??原本的蔡骏驰一直在柳林镇生活,直至十六岁外出求学。 ??可以证实的是,蔡骏驰的确在桐山书院求学,足有两年,而后便外出游学。 ??如今的“蔡骏驰”出现,最早就是在贤郡王府,那是二十年前。 ??那么,顶替的时间段就在真正的蔡骏驰离开书院之后,假的蔡骏驰出现在京城之前,其间空缺有十年。 ??这是十年的空白,很难查证,所以以前查过的人尝试两回就放弃了。 ??总的说来,贤郡王府的蔡幕僚共有三个身份,最早的真实身份:赵书成,后来顶替的身份:蔡骏驰,第三个则是空白的十年间使用的另一个身份。 ??穆清彦有预感,找到那个身份,必然揭开蔡幕僚的真正面纱。 ??或许,会跟雪家的案子有关。 ??所以,为寻求这个答案,只能再回溯本源,解开赵书成十岁死亡的真相。 ??那是三四十年前的事,穆清彦无法回溯,所以要去一趟秀山村。 ??“按理来说,不应该是预谋。”闻寂雪一直与他讨论这件事。 ??不管后来的赵书成如何,十岁的赵书成肯定没太多城府,也不会无缘无故想到去诈死。他们倾向于是意外。穆清彦想了解十岁前的赵书成,分析其行事性格,弄清楚赵书成念私塾是不是赵大伯纯粹好心,若不是,可见赵书成小小年纪便有手段。通常这样的人,又是这样的处境,溺亡的可能性不大。孩童溺亡,多是在水边贪玩出的意外,这样的赵书成会吗? ??尤其是,赵书成明明没死,可他没有回秀山村。 ??更名换姓重新生活可不是那么容易,尤其是对十岁的孩子而言,孤身一个还是很有危险。 ??“我觉得是意外,但这个意外迫使赵书成不能再回秀山村。我只是在想,那时他才十岁,不可能很快就找到合适的顶替身份吧?我担心没那么容易找到他的踪迹,毕竟时间太久远了。倒是顺着蔡骏驰的轨迹更好查一点。” ??蔡骏驰十六岁入书院,十八岁外出游学,一开始应该跟熟人有联系。 ??主要是蔡骏驰的失踪时间距离现今更近,查到的可能性更大。 ??之前闻寂雪派人在查,两边齐头并进,有了些眉目。比如,赵书成落水后可能流落的地方,比如,蔡骏驰最开始游学的两三处,大致范围圈了出来,筛查是个难事。 ??若是闻寂雪撒出人手,花费大量精力,有一天可能会查清楚,但若是穆清彦来做,或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。术业有专攻,闻寂雪知道时隔太久远,穆清彦的异能无法回溯,但穆清彦不仅仅只有异能,还有长久以来查案积累的阅历和经验,更形成了敏锐的直觉,冥冥中总会选择正确的方向。 ??闻寂雪信任他。 ??第237章 飞仙镇 ??三四十年过去,秀山村有很大变化。 ??赵家大伯,以及其长子,早年皆先后过世。 ??村里记得赵书成的人,很少了。 ??若问村中年老之人,便是记得赵家曾有个赵书成,也不过说句惋惜的话,依稀记得对方读书不错,别的就没了。 ??倒是从私塾曾经的同窗口中,得知赵书成跟其堂哥是有矛盾的,根源在于属于赵书成的两亩地。作为赵书成读书的条件,那两亩地转给赵大伯,赵大伯供赵书成念私塾。本是协定好的,之所以又起矛盾,在于早先没有约定时间。 ??赵书成读了三年,想继续,但赵大伯不同意。 ??出事那天,赵书成跟大伯家的堂哥同路回家。 ??从柳林镇回秀山村,要经过一条河,河面上架有一座陈旧的木桥。据赵堂哥说,赵书成边走边背书,手里还拿着书,时不时看一眼,走上木桥的时候,赵书成没注意绊了脚,慌乱中手里的书掉到河里,赵书成立刻去捞,结果整个儿人跌到水里,没一会儿就沉下去了。 ??没人怀疑这个说辞,一是书本珍贵,不论是谁弄丢了书,都是要捞的,二是秀山村的人都清楚赵书成爱读书,不少人知道他有边走边背书的习惯。 ??穆清彦则揣测,可能是这对堂兄弟起了争执,或许还有了肢体推搡,导致赵书成落水。亦或者,赵书成做了什么,使得他无法继续在赵家立足,只能顺势死遁。 ??为此,他特意搜集当年赵书成身边的人事变故。 ??然而并没有什么收获。 ??穆清彦调转方向,把目标放在改嫁的蔡母身上。蔡母改嫁后,又生了儿女,但赵书成也是她儿子,且真实身份也是蔡家子,母子二人能毫无联系?蔡家会对赵书成无动于衷?把人认回,蔡家肯定不敢,但暗中接济一二,不难。 ??赵书成对他的出身是否知情?若是知情,会如何反应? ??这种不堪的出身,绝对是污点,足以毁掉赵书成所有努力和对未来的期许。 ??穆清彦不由得猜测,赵书成的死遁,是否于此有关? ??可要真是因这个原因,就鲁莽的诈死背井离乡? ??不可能。 ??除非后路已有安排。 ??穆清彦倒是想起一件事,早年流民多,那时朝廷还没有强制措施,流民们三五成群,十来个一伙儿,也是不弱的势力,若赵书成混入其中,自然能够借此掩护去其他地方,再利用流民落户的漏洞给自己重新安置身份。 ??但还是那句话,赵书成才十岁,须得有人接应。 ??蔡家? ??看来,得围绕着蔡家来查一查。 ??另一边,真正的蔡骏驰,十六岁前的经历十分清晰明白。 ??蔡骏驰两三岁过继,先是在私塾读书,而后又去县城读书,直至十六岁时养父病故,他经举荐,去桐山书院求学。路途遥远,两年间没有回来,倒是托人带过书信。蔡骏驰寄书信很有规律,一年一封,都是在年底,顺带会有年礼,都是直接送到族老那里,便是外出游学也没忘记。 ??蔡骏驰亲爹娘亡故,养父离世,蔡家族里都隔了房,着实不亲近。 ??从蔡家族里得知,蔡骏驰每年书信没断过,直至十五六年前。以前都是寄书信,送银子,请族里人帮忙照料爹娘养父等人的坟头,至十五六年前,则是派人回乡烧纸修坟,且提携了族中后辈子侄,成为蔡家族里第一人,内外人等无不赞叹羡慕。 ??外人、哪怕是族里人,对“蔡骏驰”的情况并不清楚,只知道他得了京城贵人青眼,为贵人办事,有财有势,非同一般。 ??可见,“蔡骏驰”的伪装十分成功,模仿了原主字迹,不露面,却给族里好处,这样的情况下,族里哪里会去怀疑他?即便真察觉了哪里不妥,也会装傻充愣。 ??不过,书信是十五六前停止的,因为那时自有人派回去处理事情,用不着再写书信拜托族里。实际上,蔡幕僚身在贤郡王府,深得郡王信重,二十年前就到了郡王府,却是隔了几年才派人回乡。 ??穆清彦对这个时间点很敏感,因为那时正是雪家事发。 ??这个蔡幕僚,莫非是等着雪家之事尘埃落定,才有闲工夫处理自己的琐事么? ??雪家事中,蔡幕僚……亦或者称他赵书成才对,究竟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? ??把要查的事情全都梳理一遍,接下来就是等待。 ??心知一时半会儿得不着消息,穆清彦决定先去飞仙镇,等那边案子办完,再回转松陵府。袁骋就在溪云县,距离不远,但出于谨慎考量,穆清彦并没有去找袁骋求助。尚且没到绝境,又事涉敏感,他对袁骋还没信任到那个程度。 ??从松陵府去飞仙镇,用了四天。 ??一开始走官道,天气又好,行程很快,但飞仙镇很偏僻,离了官道,前行的道路弯弯折折,也不大好走,行程不得不一再减缓。 ??飞仙镇在无南县治下,无南县地理位置就偏,山多,地贫,人口也少,只是个小县城,比不得凤临县繁华热闹商旅众多。从无南县去飞仙镇,坐车也得近一天,主要是路不好走,还要进山。 ??飞仙镇就在山里。 ??绕着盘山路,经过两三个小村子,在傍晚时分,飞仙镇终于出现在视野之中。 ??尽管是在山里,但越走越开阔,飞仙镇就坐落在群山下的开阔地带,依着山脚是一条长街,裁缝铺、打铁铺、胭脂水粉铺……茶摊儿、饭庄、酒肆……各样铺面也算应有尽有。长街是青石铺就,整齐宽敞,很有些年头了。在长街后面,顺势朝山上一层一层错落矗立着各色房屋,街边有石阶儿朝上,其中有一条石阶儿颇为宽敞,乃是直通山顶。 ??站在镇子入口,一座石头牌坊立在这里,上书“飞仙镇”三个大字。 ??仰头望向镇子后面的高山,最显眼一处是凸出的一块石台,在山顶最高处,但凡来镇子的人一眼就能看见。那里备称为“望乡台”,当然,镇上的人可不承认望乡镇这个名字,所以他们也不叫望乡台,而是叫“飞仙台”。 ??距离飞仙台不远,有一座庙宇,名为“仙女庙”。 ??仙女庙香火鼎盛,求姻缘最灵验,庙中只有妙龄女子侍奉,被统称为“仙姑”,另有一个掌管庙宇事务的人,称为“仙姑婆婆”。 ??这是独属于飞仙镇的习俗,每几年就要挑选十二到十六岁之间的女子入庙侍奉,庙里只供奉仙女神像,这神像也有番来历。仙姑婆婆诞生于仙姑之中,不同的是,仙姑们侍奉有年限,一旦满二十岁就得离开归家。当然,也有例外,当前一任仙姑婆婆大限将至,要挑选继承人,便会从仙姑们之中选择三五个候选者,一旦成为庙宇掌管着,将终生不嫁,一辈子侍奉仙女,不可踏出庙门一步。 ??根据林嘉送来的资料,飞仙镇有两个大姓,一个姓唐,一个姓娄。 ??林嘉本是应邀来飞仙镇游赏,谁知意外听到唐娄两户人家吵架,吵着吵着竟然揭出一桩人命案。 ??第238章 仙女庙起源 ??林嘉到飞仙镇时,是七月初六。 ??七月初七是七夕乞巧节,是女子的节日,同时也是飞仙镇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庙会,因为这一天也是庙中所供奉的仙女的诞辰。仙女庙中的仙女神像,是有真实原型的。外地人只知仙女庙,大多不知其来历根源,但在无南县境内,尤其是飞仙镇周边,人们对和尚道士兴趣不大,却几乎家家供奉仙女小像,十分虔诚。 ??林嘉在无南县任职,早前也听说过飞仙镇,对仙女庙也有几分好奇,只平时忙于衙门事务,好不容易得空,交好友人相邀,便打算来闲散几日。 ??路途较远,提前一日抵达,当晚住在镇上的客栈。 ??早起准备尝尝镇上吃食,却突然听到人声杂乱,大喊着:“仙女!” ??林嘉奇怪,见人们朝镇子牌坊的地方跑,纷纷抬头朝山顶仰望。他也跟着抬头,却见悬空的飞仙台上依稀有个人影。距离太远,看得不太清楚,但还是能看出是个一身白衣的人。 ??“是庙里的仙姑!”有人喊破。 ??仙女庙中的仙姑们都有统一服饰,可能是为了凸显仙女的高洁神圣,庙中仙姑宽袖白裙,束着浅金色腰封,腰封上有精美刺绣,且缀着绿色薄纱,当系上腰封,薄纱便罩在白裙外面,比白裙稍短一些,衬得一身衣裳更有层次,色彩更丰富,又不凌乱。仙姑们的头发以简洁为主,上半部分束高,戴着木制莲花冠,下半部分披散在脑后,加上仙姑们都是精挑细选而出,俨然真的仙子一般。 ??但凡做过仙姑,此后亲事便大有益处,因此每回选拔仙姑也是一项盛事。 ??随着人群一阵惊呼,飞仙台的人纵身而下。 ??正值朝阳初升,金色阳光刺破云层,那个从天坠落的身影裙衫蹁跹,像是一朵云,又似举霞飞升的仙子,短暂的绚烂之后,身影急速的消失在崖底。 ??镇上反应很快,立刻组织了人去搜寻。 ??林嘉是外来者,为了第一时间跟去,摆明了身份。 ??好像飞仙镇很执着于“飞仙”,仙女庙所在的这座山叫做飞仙山,飞仙台的下面是一个深谷,四面山壁陡峭,很是危险,被当地叫做落魂谷。 ??要去谷底,只有一条小路,曲曲折折,不仅不好走,蛇虫又多,花了半个时辰才到谷底。谷底草木茂盛,乱石遍布,在一片荒草地上找到坠落的人,看穿着,果然是仙女庙里的仙姑。 ??死者当时是面部朝下,砸毁了脸,认不出身份,去庙里查问,才得知少了个叫玉竹的女子。 ??玉竹姓孙,年芳十九,十二岁时选入仙女庙侍奉,已有整七年。因着仙女庙中的规矩,玉竹即将要离开,同批离开的一共有四个,名单早已列出,四人都知晓此事。 ??一般没有意外,庙内会提前一年公布此事,女子们家人得知后,便会放出风声,为女子操持婚事。 ??能进入仙女庙的女子姿容都不差,何况庙内会教导读书识字、纺织耕作等,这也是仙姑们受欢迎的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