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四章 变祸为福
“你们骂人做啥,我们就是专门过来通知你们的,外头村里好几处都闹了蝗虫灾,你们也多加注意,小心着些,怎么还好心当成驴肝肺呢!” 阿银扬起了手帮王嵩挡下了砸过来的萝卜头,气呼呼的朝着院儿里嚷嚷着。 王嵩早就习惯了这城中百姓这么对待他,他拿着本子在上头详细的记录着,接着又朝着院儿里喊道:“要是发现你们谁家地里有蝗虫的,记得一定要及时来衙门禀报一声!” 大坪村儿这,苏允弦和严敏叫人准备了许多斗笠和蓑衣穿在身上。 大热天一个个的都裹这么严实,虫还没抓多少呢,都热的满头是汗。 “天爷哟,咱这日子可咋活咧!”许族长带着哭腔,望着面前的田野,嘴里大声喊道。 驱虫不得,这种植的活儿也就不能接着往后发展。 今年若要是种不了最后一茬,那就要等到春上,起码要浪费大半年的功夫才能试验出最适宜在这大湾县种植的庄稼。 浪费的不仅是人力,更还有宝贵的时间啊! 纵然苏允弦满脸淡然,可严敏清楚的很,他此刻心里也一定不好受。 小宝儿见着爹娘都穿着蓑衣,戴着斗笠站在地里,他巴巴的看着,手指着外头,又戳了戳小春的胳膊,嘴里喃喃着:“宝儿,要,要,帽帽。” “你也想要斗笠啊?”小春莞尔一笑,接着顺手就将那门帘子给拉了起来。 外头的虫儿乱飞,不晓得哪个就钻进了马车里。 这帮娃儿们从一开始瞅见蝗虫嘴馋,变成现在看见这玩意儿就恶心! 小夏忙不迭的给小宝儿解释着:“宝儿哥,那是爹爹和娘亲穿着要下地捉虫用的,你们就乖乖的待在这儿,咱不出去,不给爹娘添乱啊!” “不不,宝儿,要!” 小宝儿的态度决绝,任凭小春和小夏把好话都说尽了,可他仍是不依不挠。 小春的手边有一个,不过那是大人戴的,她无奈之下只好拿给小宝儿试了试。 要不也是多亏了这娃儿的脑袋长得圆润,长得大呢! 稍微是大了点儿,不过用手举着,也不影响视线。 苏愉辰戴上了斗笠用一只手扶着,接着便从马车里,一提溜的从那里头爬了出来,他从地边儿上薅了好多的艾草,一路小跑到严敏的跟前:“娘亲,火,火!” 火? 严敏不禁联想到之前她用火烧过艾草,用来熏蚊子使过。 不过……这庄稼,可都是大伙儿辛辛苦苦一粒儿种一粒儿种种下的啊! 苏允弦看到小宝儿手里的艾草,心生一计。 他将艾草捆起来用火点燃上头攥在手里,不像平日里拢火堆儿那样堆在地上。 但这活儿一般人还干不来,要是扔的不及时,再烧到了手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! “爹爹,棒棒!” 小人儿激动的上下蹦跳着,嘴里高呼着。 允弦个头也高,胳膊也长,举着火烧的艾草多少是方便些,这么一圈儿熏过来,确实有不少蝗虫四下乱飞却不往地里钻了。 不过,这艾草味儿也浓郁,熏人! “扔这儿。”严敏挽着小宝儿的手站在地头,手边儿还搁着一盆的水,时刻准备着待会儿直接将这艾草扑灭了。 要是扔地上放任烧着,就怕一会儿再烧到了庄稼了。 不过,这法子,治标不治本。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,蝗虫又重聚于此。 村民们见着这法子稍有成效,一个个都开始效仿了起来。 满地的火光四起,周围的温度更高了,加上身上还穿着蓑衣,一个个身上的汗水一个劲儿的往下淌。 可人多,也不起作用。 小宝儿的小眉头都拧在了一块,看着大人一个个唉声叹气的,他也跟着心里惆怅的不行。 “先回家吧,有啥事留着明天在解决。” 苏允弦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的愠怒,说完还起身去劝说许老汉儿等人。 在这儿累的半死,还白费功夫,还做他作甚? “不行啊,苏公子,你们先回去吧,我们今晚上就在这儿了,一会儿夜里再用艾草熏一熏,家里几张嘴还要等着这收成了吃饭咧。”许老汉儿一边说着,一边扬起了手,拿着帕子拭去头上的汗水。 回到家里,锦玉明显能感受到今天的氛围怪怪的。 大家都一脸的闷闷不乐,甚至包括他宝儿弟也是如此。 “姑丈,今天我看到王县令了,他挨家挨户的敲门去问,谁家里招了蝗虫。是不是外头的蝗虫闹得厉害啊?” 严锦玉抬起眸子一脸不解的看着他姑丈问道。 苏允弦不作回应,一遍遍翻阅着手中的县志,接着嗯了一声。 “可是允弦,你有没有感觉到很蹊跷,之前地里还没有那么多的蝗虫,我有问过采老太太,她说蝗虫一半天长不成的,且要是一窝一窝的,那就除非一开始没当回事儿没管,任凭在地里生养。” 严敏提起了水壶帮允弦沏了杯茶,一股脑的对其说出心中的不解。 听到了这话后,严锦玉的小眼睛珠儿滴溜溜一转悠,不禁想到了一点! “姑丈,这城里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地的!我想到了一个好法子!” “什么?” 苏允弦斜睨打量了锦玉一眼,他打小儿鬼点子就多的很! 保不齐,还真能想得出什么能对症下药的馊主意呢。 “一百只蝗虫一文钱,收蝗虫!” 锦玉说着,又一脸激动的站起身来,手指着门外,“这城里许多人都没有务工,有的生计都成问题,且好多年岁也大了,力气活儿又干不了!一百只蝗虫一文钱,肯定有人抓!”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…… “五文钱。” 严敏说罢从一旁的腰间取出了荷包,直接搁在了桌上。 严锦玉又不怀好意的贱兮兮一笑:“蝗虫这玩意儿再运到京城,和咱们的饭馆儿,再炸了当成菜卖,那咱出钱叫人抓蝗虫的本钱不是回本了嘛,且还能给这些闲赋在家的人们找点事儿干,这多合适的一桩买卖啊!” 允弦同意锦玉的想法,不单单是因为这场灾祸能给人们带来收益。 他心中还在筹谋另一件事。